:::

11.淡北道路+二橫三縱 健全大臺北路網

隨著大臺北地區的發展,臺北市和新北市在經濟、民生等各方面都緊密相依,逐漸形成雙北生活圈,但隨著人口快速成長,往來頻繁的交通需求也帶來了一些難題。

往來淡水與關渡之間的台2線,是銜接淡水與北海岸與臺北市的交通大動脈,然而從道路的容量來看,關渡端有12個車道,淡水端有10個車道,而中間竹圍到紅樹林路段卻只有6個車道,在路網結構上形成了束縮瓶頸。加上沿線住宅區開發,陸續有大型社區進駐,橫交路口也多,台2線無論尖峰、離峰都經常呈現壅塞狀態,成為民眾長年以來的困擾。
為解決居民困擾,新北市政府規劃新建淡北道路,如同省道一般,以外環道路方式增加4個車道,使竹圍路廊全線路幅一致,平衡路網結構,並導引通過性車流行駛淡北道路,現有的台2線則回歸服務地區車流。
淡北道路將藉由三種方式達到交通量分流。首先,透過立體化工程減少平面路口的延滯時間;再運用淡北道路僅有出入口兩端開口的特性,導入智慧交控系統,自動化監測車流量,並於車流量達到門檻時,主動於鄰近地區的資訊可變標誌(Changeable Message Sign, 簡稱CMS)發布改道訊息,以及適時啟動匝道儀控、高承載管制等管制措施,有效進行車流控管。此外,淡北道路開放公車行駛,未來可提升跳蛙公車、快捷公車等公共運輸的服務效能,可望降低私人運具使用。有了以上三種措施,淡北道路通車後,預計能夠節省45%通勤時間。
大臺北路網呈現「二橫」+「三縱」排列,橫向為國道一號和國道三號,縱向有台64線、台65線及環河快速道路,未來淡北道路完工後,串聯洲美快速道路及環河快速道路,完整了淡水河右岸縱向幹線北端的最後一塊拼圖,使雙北生活圈的交通更加便利。